搜索
面包為什么要叫面包
最佳答案
2020.05.06 09:41 回答
各國面包得名不同,說說我們國家。
中國的羌餅和饅頭,某種意義上也可以算作面包。中國傳統食品之一的包子,價格便宜、實惠,為南北人民所喜愛。包子通常是帶餡的,不帶餡的可稱作饅頭,在江南和河北的有些地區,饅頭與包子是不分的,他們將帶餡的包子稱作肉饅頭。南翔饅頭和門釘饅頭就是有肉餡的。
包子一般是用面粉發酵做成的,大小依據餡心的大小有所不同,最小的可以稱作小籠包,其他依次為中包,大包。常用餡心為肉、芝麻、豆沙、干菜肉等。
臺灣自日據時代,傳入面包,但在1930年之前一般百姓少有吃過面包,而名稱則是經由日語的“パン”(pan)再流傳成為臺灣話“pháng”并沿用至今。臺語的吐司發音為“食パン”(發音似修胖)。
其他回答(7條回答)
2020.05.21 09:29 回答
各國面包得名不同,說說我們國家。
中國的羌餅和饅頭,某種意義上也可以算作面包。中國傳統食品之一的包子,價格便宜、實惠,為南北人民所喜愛。包子通常是帶餡的,不帶餡的可稱作饅頭,在江南和河北的有些地區,饅頭與包子是不分的,他們將帶餡的包子稱作肉饅頭。南翔饅頭和門釘饅頭就是有肉餡的。
包子一般是用面粉發酵做成的,大小依據餡心的大小有所不同,最小的可以稱作小籠包,其他依次為中包,大包。常用餡心為肉、芝麻、豆沙、干菜肉等。
臺灣自日據時代,傳入面包,但在1930年之前一般百姓少有吃過面包,而名稱則是經由日語的“パン”(pan)再流傳成為臺灣話“pháng”并沿用至今。臺語的吐司發音為“食パン”(發音似修胖)。